尿毒症性心包炎

尿毒症性心包炎

概述:肾功能不全的晚期,尿毒症性心包炎(uremic pericarditis)的发生率为40%~50%,多为纤维素心包炎,但多数伴有血性心包积液。此病的发生与氮质血症的程度无直接关系。一般症状轻,胸痛较轻,心包炎症状常为尿毒症和其他合并症、如被心衰等所掩盖。由于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类药物的干扰,心电图改变常不典型。体检和实验检查可发现心包积液征象;但常由于听到心包摩擦音而得到诊断。部分患者可有较大量心包积液,甚至发生心脏压塞而导致患者死亡。近来,广泛采用血液透析,使肾功能不全的预后改善,尿毒症性心包炎的发生率降低。大量心包积液而无症状的透析病人,在超滤透析排除水分时,可发生低血压和精神错乱。这是由于大量或张力性心包积液已使心室舒张期充盈受损,一旦发生血容量不足即可导致血压降低所致。心包积液伴有尿毒症心肌病时,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更加严重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尿毒症性心包炎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发生率为40%~50%。

病因

病因:本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,可分为尿毒症心包炎和透析后心包炎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尿毒症性心包炎发病多为综合因素:①尿素氮等毒性物质所致包膜化学性炎症;②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,频发细菌、病毒感染极易波及心包;③患者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、纤溶活性降低,导致出血性心包炎或出血纤维性心包炎,增加心脏压塞的危险;④免疫功能异常;容量超负荷;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,钙盐增加,沉积心包;伴有高尿酸血症、低蛋白血症,也增加其发生。
    尿毒症性心包炎和“透析相关的心包炎”病理表现相似,都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有炎性细胞反应、纤维素渗出、出血、心包壁层与脏层变粗糙,可发展成心包纤维化、亚急性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尿毒症性心包炎有明显症状者仅占6%~17%。心包炎的症状常被尿毒症和其他合并症,如心力衰竭等掩盖。患者常有持续性心前区疼痛,卧位及深呼吸时加剧,往往由于听到心包摩擦音而得到诊断。发热和较大量心包积液在“透析相关的心包炎”中较为常见,表现为心动过速、呼吸困难;也可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、急性循环障碍致死。体检时心前区能闻及粗糙的心包摩擦音或扪及摩擦感,可有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体征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本病可出现心脏压塞、少数可发展为亚急性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化验检查可有尿毒症病人相关的贫血、水、电解质紊乱、酸碱平衡失调的表现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
    1.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包积液。
    2.诊断性心包穿刺和治疗性穿刺抽液,可见心包积液一般为无菌的浆液纤维蛋白性或血性渗液。在“透析相关的心包炎”中心包渗液常为浆液血性。

诊断

诊断:尿毒症患者在心前区如听到心包摩擦音,则尿毒症心包炎诊断可确定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诊断本病需除外心包的其他炎症,如化脓性、结核性心包炎等。同时除外和确定有否尿毒症性心肌炎

治疗

治疗:血液透析是有效的治疗措施,应尽早进行。尽量减少肝素用量、避免出血致心脏压塞,必要时行无肝素透析或作体外肝素化法。积液量大者可行心包穿刺或心导管心包腔内引流术,放液后心包腔内注入甲泼尼龙(甲基强的松龙)60~100mg可助炎症吸收。若心脏压塞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心包积液,上述治疗无效或已发展至心包缩窄可行心包切除术。

预后

预后:在没有血液透析时期,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尿毒症性心包炎,通常是死亡的先兆。近来广泛采用血液透析,使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预后改善,尿毒症性心包炎的发病率降低,死亡率也降低。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,因出血性心包炎致死者占死因的5.5%~6.0%,是少见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,常是因全身肝素化引起。

预防

预防:尿毒症性心脏病是由多种因素所致,要改善其预后除病因治疗外,应采用综合性治疗及预防措施。合理的饮食以补充蛋白质、必需氨基酸配以各种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等,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。对水肿的患者,要限制水钠,减轻容量负荷,同时强调低脂饮食,适当运动以免诱发尿毒症性冠状动脉病变。适当服用降脂药物改善脂类代谢,以及纠正贫血、钙磷代谢紊乱、电解质紊乱。这些措施对于改善尿毒症性心脏病的预后是有益的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